“道”的内涵十分深邃,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知。不过,《素书》对什么是“道”的内涵有明确定义,这个“定义”就是德、仁、义、礼。
《素书》开宗明义指出:“道、德、仁、义、礼,五者一体”之后,紧接着说:“ 道者,人之所蹈,使万物不知其所由。 ”什么意思?意思就是:虽然人人都讲“道”,人人都生活在“道”的环境中,可是大家并不了解什么是“道”,以及“道”的真谛是什么。
由于黄石公认为世人并不了解“道”的真谛,所以他通过《素书》告知:“道”是由“德、仁、义、礼”组成的,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,只有具备了“德、仁、义、礼”四个方面,才算得上“有道”。
什么是德、仁、义、礼呢?紧随其后,《素书》对“德、仁、义、礼”作了既简要又深刻的阐述。
“ 德者,人之所得,使万物各得其所欲。 ”对于这句话的解释历来有不同的看法,有人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“依德而行,可使自己的欲求得到满足”。张商英也作出了与此观点相同的解读,认为:“ 欲而不得,非德之至也;……求于德者,无所欲而不得。 ”意思是,不讲德行,欲望就会落空,只有以德为本,才能有求必应,心想事成。
笔者对以上的解释不敢苟同,其实“德者,人之所得,使万物各得其所欲”这句话的真实意思笔者认为应该是:世间每个人都应该得到有德者的关爱,使所有人的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。
作出这样解释的理由是:黄石公所写的《素书》所针对的对象并非是普通百姓,在当时,老百姓已经处在秦王朝暴力统治的水深火热当中,朝不保夕,命悬一线,这时再跟他们说什么讲道德、做好事、舍己为人,然后自己的欲望就能实现是没有任何意义的。此时,他们需要的是有德行人的关爱,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欲求。
因此说,《素书》讲“德”是有所指的,其所指的对象是“有德之人”,这个“有德之人”可以是国君,可以是臣下,也可以是志向远大,将来能成就大业的社会贤达。《素书》要求所有的“有德之人”要仁风膏雨,恩泽天下,使广大民众各得其所,各得其位,各尽其才,实现“ 老有所终,壮有所有,幼有所长,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”(《礼记·礼运》) 的和美社会。
“ 厚德载物 ”是大家熟悉的成语,这句成语出自《易经》,原文是:“ 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;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 ”这句话的意思是激励世人要永不停息的奋发图强,要像天那样高大,果敢和刚毅;同时还要不断培养自己优秀的道德品质,像大地那样厚重,敢于担当,承载万物。
现在,“ 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 ”不仅是我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的校训,同时也成为许多机关企业,社会团体激励、劝勉年轻人努力进取,积极向上的座右铭。
但是,如果我们把“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”改成为“ 上善若水,厚德载物 ”,那么这句成语的意思就发生了根本改变。
“ 上善若水,水利万物而不争 ”是《老子》思想,意思是善行就像水一样,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。这里的“上”可以指有地位的人,也可以指有财富的人,老子要求凡有地位、有财富的人扶困济穷,做了再多的好事都不要有争名争利的私心。
所以说,《素书》的“德”是与“上”相关联的,这个“上”就是指有地位、有财富的贤人君子,而这些贤人君子的品德和善行必须像水一样泽被万物,造福百姓,做到“ 达则兼济天下,穷则独善甚身 ”。
《素书》在讲完“德”之后,紧接着讲“仁、义、礼”。黄石公认为:“ 仁者,人之所亲,有慈惠恻隐之心,以遂其生成。义者,人之所宜,赏善罚恶,以立功事。礼者,人之所履,夙兴夜寐,以成人伦之序。 ”
以上这段话的意思是:关心人、同情人、爱人就是仁;是非分明,奖善惩恶就是义;夙兴夜寐,长幼有序,依规行事就是礼。
归结以上内容,我们不难看出,《素书》中的“贤人君子”,必须是道、德、仁、义、礼的“综合体”,而这个“综合体”就是“道”的真谛,也就是“道”的内涵。所以,《素书》认为:以上这个“综合体”是做人的根本,缺一不可。明确了道的内涵,具备了德、仁、义、礼的品行,这样的“贤人君子”就能为国立功,为民尽忠;就能成为光生万户、祥集千家、德及四方的“得道”之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