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
素书》认为,即使成为“得道”之人仍然是不够的,更为关键的是你这个“得道”之人要有“腾达”的机会,有了机会,而且能够把握,那么,你的才智和“道行”才能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应用,所得之“道”才能起到救世济民、治国兴邦的作用。
《素书》说:“ 贤人君子,明于盛衰之道,通乎成败之数,审乎治乱之势,达乎去就之理。故潜居抱道,以待其时。若时至而行,则能极人臣之位,得机而动,则能成绝代之功。如其不遇,没身而已。是以其道足高,而名重于后世。 ”
解读这段话的意思是:得“道”的贤人君子虽然能通晓国家兴亡的道理,了解事业成败的规律,知道如何治理混乱的形势,懂得如何除弊兴利的方法,但仅此是不够的,还要去做、去实行,才能使你的才智发扬光大。但无论去做,还是去实行,都要有适合的环境和时机,具备一定的条件。只有在条件成熟,有了施展本领的舞台和空间时,你的作用才能得到发挥,并且获得成功;从而立功受爵、名垂后世。如时机不到,条件不成熟,就不要勉强,宁愿深居简出,淡泊终生。
有史以来,许多有才能有抱负的仁人志士,由于生不逢时,或者是际遇不佳,只能空怀才识,发出“ 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 ”的感慨。所以说,“ 时也,命也,运也 ”这句话还是有一定哲理的。
例如《素书》作者黄石公,虽然“其道足高”,但由于所遇非时,也只能隐姓埋名,“潜居抱道,以待其时”。当自知年老体衰,任何机会对自己都不会产生作用时,只好“没身而巳”,然后暗中寻觅,将自己所学传于贤人君子张良,替代自己完成未竟事业。
在历史上,所谓“非时”者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孔子,孔圣人很有才能,创立了一套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;温、良、恭、谦、让”的理论。可惜的是孔老夫子所遇非时,在当时那个年代,各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,孔子的“治国”理论根本无人问津。不过孔老夫子并不安分,没有像黄石公那样“潜居抱道,以待其时”,而是带了几个学生周游列国,四处宣讲自己的治国理论,想要得到别人认可,自己得到重用。可是跑来跑去,依然是一无所获。根据史料记载,孔子在鲁国受到排斥,在卫国遭到驱逐,在陈国、蔡国被围困,到了50多岁也没有跑出一个名堂。《
史记·孔子世家》记载:“ 孔子循道弥久,温温无所试,莫能己用。 ”意思是:孔子探索依循的治国之道已经很久了,却抑郁无处施展,没有人任用他。
虽然在历史上像黄石公、孔子这样怀才不遇、遗憾终生的大有人在,但同时也有许多才高八斗、豪志云天的贤人君子如《素书》所言:“潜居抱道,以待其时。”当机会来临时,做到“时至而行,得机而动”,最终“位极人臣”,成就“绝代之功”者也非屈指可数。例如大家熟知的除了助周伐纣的姜子牙之外,还有一个典型就是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诸葛亮。
诸葛亮是中国人的智慧化身,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,管仲、乐毅之能,他“明于盛衰之道,通乎成败之数,审乎治乱之势,达乎去就之理”。是一个黄石公理想的“贤人君子”。所以徐庶赞誉他为“ 盖天下一人也 ”。司马微则认为孔明“ 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,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 ”。
虽然诸葛亮怀有济世奇才,但在东汉末年,群雄并起、战乱纷争的年代,他并没有“得机而动”,像孔子那样四处奔走,八方应聘,而是脱身于红尘凡俗之外,隐身于村野林水之间,“潜居抱道,以待其时”。
不过,《素书》中“以待其时”的“时”,并不一定指的是时间、时机、时候。“以待其时”,有时指的是“以待其人”。常言道:“ 良禽择木而栖,贤臣择主而事。 ”姜子牙在渭水垂钓,他的目的并非是为了钓鱼,而是“等人”,等谁?等周文王请他出山,灭纣兴周。而诸葛亮隐居隆中“以待其时”,实际上也是“等人”,而他等的是刘备。
就当时而言,东汉末年天下混乱,群雄并起,山头林立,如果诸葛亮单纯为了找个单位上班,混一碗饭吃,他大可不必在隆中躬耕桑田,无论是北边的曹操,还是南方的孙权,即便是身边的刘表,只要他愿意去,都会受到欢迎,得到重用,混得一个好出身。但他为什么既不投靠拥兵百万、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的曹操,也不依附根基牢隐、国险民附的孙权,甚至连荆州刺史,自己老婆的姨夫刘表都没有放在眼里,单单看中了一个兵不过三千,将不过关张,被曹操追杀得无立足之地,只能在刘表的屋檐底下讨生活的刘备呢?
这就是诸葛亮的过人之处,因为诸葛亮与姜子牙、张良是同一类人,都是有大志向、大抱负的人,他们选择的主人必须是人中之龙,能够建基立业的一代伟人。诸葛亮认为曹操虽然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,野心勃勃,自从击败袁绍之后,更是兵多将广,大有一统天下之势。但曹操过于奸诈,喜怒无常,疑心过重,终归难以共事。而孙权雄踞江东,文臣武将,人才济济,也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;而身边的刘表,虽然与诸葛亮还有一层亲戚关系,但由于此人不但胸无大志,而且心胸狭窄,虽然“ 外貌儒雅,而心多猜忌 ”,所以诸葛亮根本就看不起他。
当然,诸葛亮在隆中等刘备,并不是被动坐等,据史料记载,在“三顾茅庐”之前,刘备和诸葛亮就曾经见过面,后来又经徐庶推荐,才有了后来的“ 先主遂诣亮,凡三往,乃见”(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) 。
诸葛亮在隆中“潜居抱道,以待其时”。结果等来了他需要的刘备,其后他“时至而行,得机而动”,谦恭地表示“愿效犬马之劳”,不失时机地辅佐刘备,终究成就了蜀汉大业。
“道”的内涵虽然博大精深,但毕竟是宏观层面的理论,季梁作为“道”的理论创始者,并没有给后世留下有关“道”的论著,仅在史料中见到“忠于民”和“信于神”寥寥数字的资料。好在事隔500多年之后,黄石公对季梁“道”的理论和“忠民”思想进行了阐述,不仅充实了原则性的“德、仁、义、礼”等内容,还罗列了与这些原则内容相关联的具体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