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道”是《素书》的核心思想,也是《素书》的第一句:“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。道者,人之所蹈,使万物不知其所由。 ”这句话的意思是:天道、品德、仁爱、正义、礼制这“五项”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。虽然人人都生活在“道”的环境中,但并不知道“道”是什么意思。
宋代史学家张商英在解读《素书》中的“道”时认为“道、德、仁、义、礼”合起来是一个整体,分开来是各自独立的个体。所谓“道”的含义,其中包括世间万物,但历来都没有人作出正确的解释,而老百姓更是不知“道”为何物。
除了张商英,也有人解释《素书》“道、德、仁、义、礼”是教人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道理。而“道”则是春、夏、秋、冬四时变化,教人要上顺天时,下察地理,成就万物。
除此之外,还有部分学者除认为《素书》中的“道、德、仁、义、礼”这五个方面是一个份额等量、不可分离的整体外,同时认为《素书》中的“道”是自己并不知道,而人人又都在遵循的自然规律。
无论古代人,还是现代人,他们对于《素书》中“道”的解读是否正确今天不作过多评论,“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”,这本来就是史学讨论的普遍现象。
研究前人的思想,解读前人的论著必须首先搞清一个问题:这个问题就是当时的时代背景。任何一种思想的出现都不可能脱离现实,无的放矢。例如老子作《道德经》就是因为他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时期,当时,各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,社会动乱。老子为了遏制战争,实现天下太平,他利用《道德经》传播“ 小国寡民 ”和“ 无为而治 ”的思想,意思就是让各诸侯国的君王安守本分,不要再打来打去,所以有人曾评价老子的理论是不求进取的消极思想。
那么《素书》作者黄石公又是处在一个什么时代,当时的社会状况又是如何呢?
黄石公所处的时代是秦朝末年,他亲眼看见了秦王朝的统治者始皇帝连年穷兵黩武,战争不断,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。与此同时,秦始皇还通过苛捐杂税、酷刑厉法,大肆搜刮民间财物,暴力征派大量民夫劳役,用于筑长城、修大道、造骊山墓、建阿房宫,大大超过了民间百姓的承受能力。秦始皇为了封堵众人之口,甚至焚书坑儒,企图断绝天下一切不满言论。
这就是当时的社会情形,面对凶残暴戾的秦朝统治,面对怨声载道的万民百姓,黄石公隐姓埋名,将自己平生所学进行总结归纳,同时暗中观察考察,寻找有抱负、有理想、能成大事者,然后将自己“治国兴邦”的秘籍传授给他,让他用《素书》中的智慧和方略组织民众,辅佐明君圣主,推翻秦朝统治,改朝换代,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。
由此可见,《素书》不是写给普通百姓看的书,黄石公并非是想通过《素书》内容,教化世人如何行仁义,如何讲道德,如何有礼貌。它所针对的对象是主宰百姓的国君和他手下的那些官吏,通过《素书》内容,告诫他们要如何为君,如何为臣,如何治国,如何理政,如何加强自身修养,如何让老百姓过上安乐美满的生活。
由于《素书》讲的是治国,论的是理政,所以后人才称《素书》是一部“安邦治国”的奇书。
“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”是《素书》开篇第一章的首语,这句话的主旨是“ 五者一体 ”四个字。准确理解这五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是正确解读《素书》“道”的关键。
研究认为,这五者中的“德仁义礼”四者是指人的行为,都可以作出实质性的解释。比如“德”可以解释为“品行”;“仁”可以解释为“宽厚”;“义”可以解释为“正义”;“礼”可以解释为“制度”。以此类比,那“道”就只能解释为“道理”。但是,“道理”与以上四者所不同的是其自身缺乏实质内容。
那么,什么是“道理”呢?
以哲学的观点来解释,“道理”是事物的规律,是事情或论点的根据。“道理”一词出自老子的学生文子作的《自然》一文中:“ 用众力之力者,乌获不足恃也;乘众人之势者,天下不足用也。夫权不可为之势,而不循道理之数,虽神圣人不能以成功。 ”意思是,众人齐心,大家合力,任何事情都能成功;没有能力做的事,不讲道理,不按规律做的事,即使是神仙圣人也不能成功。可见,“道理”一词的意思是事物的规律,并非是人的具体行为。
如果把《素书》中的“道”解读为“道理”,是事物规律的话,那么,这个规律就属于社会规律的范畴,就是通过人有目的、有意识的活动,具体表现在德、仁、义、礼四个方面。因此说,“道”与德、仁、义、礼之间是有明显区别的。这个区别就在于“道理”一词可以一统德、仁、义、礼四个方面。而德、仁、义、礼中的任何一方都不可以涵盖“道理”。
如此说来,《素书》中的“道”又该作何解释呢?与“德、仁、义、礼”又是什么关系呢?
分析认为:《素书》中的“道”既与“德、仁、义、礼”联为一体,而其自身又具有独立的特性。所谓“联为一体”,指的则是以“道”为母体的“五者一体”。而“独立的特性”则意为“道”是躯干,“德、仁、义、礼”是四肢。再进一步解释,“道”就是“纲”,“德、仁、义、礼”则是“目”,“纲举”才能“目张”。例如季梁的“道”是“忠于民”,那么“忠于民”就是母体、躯干,是纲。只有树立了“忠于民”的思想,把“忠于民”的“纲”举起来,才能把为民谋利、为民服务、关心民众的“目”张开。
对“道”的解释在历史上有许多种:除了季梁的“道”、老子的“道”、黄石公的“道”外,还有范蠡、庄子、韩非子等的道。
范蠡在《范子计然》一书中认为:“道”是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。
庄子是道家学派代表,他认为“道”是无所不覆,无所不载,自生自化,永恒存在的宇宙本体,是世界的终极根源。
韩非子把“道、德、理”合为一体,认为“道”是“万物之本源”,万物的特殊本质是“德”,万物的特殊规律是“理”。
虽然古人站在不同的角度、不同的立场,对“道”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解读,但有一点是基本一致的,即“道”是生发万物的本原和规律。这与《大不列颠简明百科全书》的解释基本一致,该书解释:“ ‘道’是世界的本原和规律。 ”例如,季梁的“道”是“忠于民”,那么“忠于民”就是治国理政的本原;黄石公的“道”是“德、仁、义、礼”,那么“德、仁、义、礼”的本原也是“道”。
那么现代人对“道”又是如何理解的呢?
《辞源》解释“道”是方法、道路与规律。如“生财有道”“经营有道”,讲的就是方法;而“道理”则是规律。
笔者认为,如果只讲“道”这个字,而不是讲“道理”这个词,那么“道”的本身就是一种境界。这种境界由“德、仁、义、礼”所构成,人只有具备“道”所要求的德、仁、义、礼的功德,才算进入“道”的最高境界,就能“得道成仙”。
“道”与“佛”虽然是两个派系,信仰不同,但在有些方面还是有相同点的,例如佛家的“佛”也是一种境界。“佛”有“三觉”:自觉、觉他、觉行。三者觉行圆满,方能“立地成佛”。
无论是“立地成佛”,还是“得道成仙”,这些其实只不过是一种追求,一种向往。佛学自印度引入中国已经2500多年,黄老道学距今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,至今还没有发现有一个因此而成佛成仙的。
虽然“得道成仙”并不现实,也不可能,那又为什么《素书》要讲“道”呢?《素书》中的“道”又能给我们一些什么启示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