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友。把别人的缺点看得很透彻、很清楚的确是聪明的,但也要给智慧不如自己的人留有余地。对自己,这是一种很高的修养,对别人,这是大度和宽容。这样才可以服众。否则,就会导致对别人过度严格,也显得自己狭隘,反过来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,这就是所谓的聪明反被聪明误。
只有圣人才没有过错,所以说: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关键在于怎样对待错误。自己不知道有了错误的叫作蔽,就是自己封闭自己;而知道了自己的错误还是不改的,叫作愎,所谓刚愎自用是也。 最聪明的人是看到别人的过失,引以为鉴,主动克服自身类似的不足;比较聪明...
人是欲望性的动物,有欲望是正常的,但必须把欲望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。也就是说,人是欲望的主宰,如果反过来,被欲望所控制,那就颠倒了,就失去了人的本性,会给自己带来灾祸。 人不但容易被欲望迷惑,也容易被别的东西迷惑。迷于欲望的,伤害自己的本性;迷于外物的,容易丧失志气;还有被自己迷惑...
俗话说祸从口出,人的许多麻烦和灾祸是言语上太随便、不慎重带来的。如果做了再说,主动权就掌握在自己手里因为在你做之前,别人不知道你的计划。相反,如果是说了再做,你就把主动权交给人家了。因为人家已经知道了你的计划,就会设法对付你,导致你做不成,计划落空。 所以,成大...
做领导的,发出的号令和指示,应该和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一致。如果不按照自己说的去做,说的一套,做的另一套,就失去了威信,成不了大事。 这里的另外一层含义是,国家的政策法令应该符合民心民意;如果施政者违背了百姓的心愿,就必然遭遇失败。 韩非子说:禁止老百姓希望得...
做领导的,不能朝令夕改、出尔反尔,否则就失去了威信,下边的人就无所适从,任何政令都无法得以执行。 《淮南子》说:军队法令太多就容易混乱,喝酒时规矩太多就容易产生争辩,混乱导致失败,争辩导致相互猜忌。
领导者都希望自己有威严,但威严不是发怒可以带来的效果,只有内心公正、无私才会让人真心悦服,带来真正的威严。周文王虽从不声色俱厉,但四邻国家都敬畏他,就是这个道理。 所以,威严是内在精神和崇高人格的外在表现。有了这种内在的精神力量,就不怒自威。反之,表面上的虚张声势不但不会带来威严,...
应该尊重每一个人,不能随意侮辱人。能够平等地对待那些有缺陷的人,需要一种宗教般的、伟大的、包容的精神。 侮辱别人、揭人家的疮疤和短处,嘲笑不如自己的人,以此显示自己的身份,或者以此取乐,必然招来怨恨和祸殃。 《吕氏春秋》说:说话太极端,容易惹人家发怒,有人愤...
做领导的,真正做到用人不疑很难,尤其是对一些重要的、关键的职位和能力很强的人。疑虑就会带来谗言和污蔑,随之而来的就是对自己信任的属下的侮辱和迫害。但这样的结果,往往是伤害了有能力的部下,也同时危及自身的安全。
对以往尊重的人或者帮助过自己的人,如今渐渐怠慢了,说明这个人的雄心大志已经懈怠了,意志衰退了。这是很危险的事情。 有些人或者有势力、有权力,我们有求于他,那么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要尊重他,但时间长了,可能认为用不着他了,就慢慢疏远了。但危险也在这里,人生漫长,人生坎坷,我们不知道什么...
貌合神离,其势必孤,其力必散,其事必败,所以说:三人同心,其利断金。 《吕氏春秋》说:千人同心,就有千人的力量;万人异心,还不如一个人有用。
善于揣摩领导意图而投其所好的是谗者,也就是小人;而专门找领导的错误犯颜直谏的,是忠者。虽然做领导的都知道近小人、远忠臣必然失败的道理,但能够避免这个毛病实在不容易,因为人都有爱听好话、爱被吹捧的本性。说真话、批评人的话难以被人接受。 所以,好的领导要懂得忠言逆耳...
人一旦发了财,有了权势、地位,美色就难以避免了,钱与色、权与色往往相伴而来,这是人的本性使然。古代的很多英雄豪杰、今天的很多高官,也往往在女色上栽跟头。原因在于,女色在使人快乐的同时,也消磨人的志气,使人丧失理智,失败就在这里开始萌芽了。 《诗经》说:好男人能够成就一座城,漂亮的女...
昏君近色,后妃必然干政。枕边风起,天下必然大乱!中国古代这样的例子太多了。其根本的原因还是后宫干政,皇帝大权旁落,导致失去了控制国家的权力,而实际行使权力者名不正言不顺,难以服人,难以治理国家,必然酿出灾难。
选拔任用官员,必须出以公心,真正做到选贤任能。任人唯亲唯私,甚至卖官鬻爵,必然导致政事轻浮、政治腐败。 古诗说:任人唯私,什么官都自己人做,是西周亡国的原因。 《韩非子》说:不要给老虎插上翅膀,有了翅膀的老虎就会飞到城市里去找人吃,而让那些没有品德的小人做官...
做领导的应该爱护下属,以平等的观念对待下属,不能以势压人、以权欺人。否则,必将离心离德,彼此伤害。正如孟子所说:君主对待臣子如自己的手足那样爱护,那么臣子就把君主当作自己的主宰那么尊敬;君主把臣子当作犬马使唤,臣子就把君主看作一般人了;如果君主对待臣子连草芥都不如,那么臣子就把君主看作盗贼和仇人了。...
历史上名气和实际的才能不相符的人很多,有的名气很大,但没有才能;有的不尚张扬,没有名气,但很有本事。后者一般往往能取得大的成就,而那些名不副实的人,即使得到了显赫的头衔和名声,也是不祥之兆,最后必然导致灭亡。因为他的能力担负不起他的名气所应该承担的重任,只能为名所累,最后害人害己。
孔子说:当领导的做得很正,那么谁敢不正呢?所以,领导应该以身作则,严格要求自己,而不应该对自己宽容、对他人严格。如果对自己的缺点千方百计找理由辩解,对别人的失误却不加体谅,一味求全责备,那么这样的人什么事情也不会办好的。
对待自己或者自己的亲属很优厚,但对部下或者别人就很刻薄、很吝啬,这样的领导,迟早要被抛弃,也成不了大事。
这里讲的仍然是做领导的要有度量,要容忍部下的失误,多看他的功劳和长处,而不能因为一时的错误就否定他的全部,苛责于人。这种狭隘的做法只能导致因小失大。
上下离心,内外异志。群众的意见反映不上来,上下不能沟通,采取的政令法规必然不能对症下药,国家不会不沦亡。 《淮南子》说:众人相助,虽弱必强;众人相去,虽大必亡。
对于有才能、有本事的人,如果只是羡慕他的才学,给了官位却不放权,他就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,不能建功立业。被任命的人便会寒心,对上司也将敬而远之,使得上下疏离。管仲所说的于霸业有害的策略,就是这个意思。
一个人再有能力也不可能包打天下,必须有人辅助。但当人家有了功劳、取得成绩的时候,就必须慷慨兑现用人时许下的诺言,这样,才能留住人才、留住人心。 否则,用人时大方承诺,一到论功行赏,却一毛不拔、翻脸不认账、概不兑现,手下的功臣必然感到沮丧。项羽失败的原因就在这里,他的将领屡建战功,可...
在关键或者紧急时刻,答应了人家好处,但事成之后又不给那么多了,或者干脆一点都不给了,就会招来怨恨。这是说做人、做领导一定要讲诚信,言出必践,有诺必现,否则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。
很多做领导的都喜欢说自己赏识人才,但招揽到人才又不用,就像请来客人却又拒之门外一样,只能招致怨恨,旧情丢了不说,还结上了新怨,这是最愚蠢不过的举动。
俗话说:一分耕耘一分收获,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,付出的少就不能奢望回报的多。这个道理既适用于个人的努力与收获,也适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。 中国古人提倡施恩不望报。老子说:施恩不要心里老想着让人报答,接受了别人的恩惠却要时时记在心上,这样才会少烦恼、少恩怨。就是说把施舍当作自...
真正品德、修养高尚的人,把功名利禄、贵贱荣辱看得很淡薄。不论富贵贫贱,都保持自己的本色,这才是孟子所谓的真君子、大丈夫。只有修养不够的小人,在突然富贵或者发迹的时候,才得意忘形,不但忘记了过去的贫贱和艰难,也忘记了做人的根本,自我膨胀,当然不可能长久。 《管子》说:贵而不讲礼的人会...
对人家过去的失误和小缺点念念不忘,看不到人家的长处和新的功劳,睚眦必报,气量狭小,这样的人做不了大事,也很危险。 汉高祖不计较与雍齿有私仇,仍然封他为什邡侯;唐太宗不在意魏征曾是李建成的老师,仍然任命他为宰相。这都是成大事者的气量和风度。
中国历代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选人和用人,尤其是对重要的、关键的职位更慎重,会选择品德高尚、作风正派、为人公正的人来担当。在这些重要的岗位上,如果用人不当,那就危险了。
人各有志,不可强求,强求得来的也不会长久,即使用尽心机逼人就范,也会像三国时的关羽那样,人在曹营心在汉。
安排官职最忌讳因人设事,也就是说,本来不需要这样一个职位,但为了安排自己的亲戚或者冗员,不得不巧立名目,设立新的职位。这样做,不但导致官员的滥竽充数,而且多了鱼肉百姓的官吏。他们必然巧取豪夺,加重百姓负担,最后导致祸乱。 为人择官的另一层含义是,把那些重要的职位给了自己人,虽然他没...
有的人靠道德而强盛,有的人靠人才、势力、军队而强盛。但强和弱没有固定不变的格局,因时而易,因势而易,也因怎样利用而易。可见,是强是弱,关键看怎样运用。
这里的所谓不仁者,是指没有远见、心地不良的小人。如果把决策的大权交给这样的人,就很危险。这里说的,仍然是用人不当带来的后果。比如唐明皇不用张九龄为宰相,而把国家的大权交给了杨国忠、李林甫这样的奸臣,最后导致国家大乱。
所谓阴计,就是暗中进行的计策或者计划,目的是要出其不意、攻其不备。其计既泄,故人即可知己知彼,明暗易形,强弱易势,所以没有不失败的。 《韩非子》说:事情秘密才能成功,因为泄露机密才失败。 《鬼谷子》说:圣人所拥有的智慧普通人也有,但普通人不能成功的原因是他们...
厚敛则民穷,民穷则国凋。所以古语云:穷天下者,天下仇之;危天下者,天下灾之。
中国历史上的游士说客,凭着三寸不烂之舌,游说诸侯、国王,往往朝为布衣、暮即卿相,不费吹灰之力,就可以富贵发达。而那些战场上的普通士兵,不但捐躯流血,还都很贫寒。这样的时代肯定是混乱衰落的时代。
行贿受贿,买官卖官,明目张胆、堂而皇之地进行,那么,谄媚奸邪的小人就得志了,政治必然腐败,统治者必然失败。
正确的意见很快就忘了,相反,别人的错误却抓住不放,这不会有好结果。这里讲的是要善于听取好的意见,不能人家说过了就忘。而对于别人的过错,也要宽容,要善于利用他的长处。
这里讲的依然是用人不疑,疑人不用的道理。任用了人家但又不相信他,对他不放心,或者反过来,虽然信任他,但却不敢放手使用他,都是错误的。 所任不可信,是指只看他的才干而不了解或者怀疑他的内心,比如刘邦怀疑韩信但还是用他,最后韩信谋反。所信不可任,也指根本不了解他的真...
以德服人,才能有号召力和凝聚力,才能让人真心归附;相反,只靠严厉的规章和高压的手段,去压服和束缚人,最后只能导致离心离德,人心涣散。不论是治理国家,还是经营管理单位、企业,都是一样的道理。
人都希望自己的成绩被重视,哪怕是很小的进步,也应该受到鼓励,这样才能做出更大的成绩。另一方面,对别人的小错误应该宽恕、原谅,不该紧紧抓住不放,否则,会招来更大的怨恨。
赏和罚必须分明、公平。无功而赏不能服人,无罪而罚人不甘心,都会使人产生逆反的心理,导致严重的后果。
当领导的最容易犯的过失有三:一是好谀,二是好货,三是好色。英明的领导人可以避免珍宝美色的诱惑,但最难避免的是阿谀奉承。有的领导听到好话和吹捧就高兴,而听到批评和逆耳的箴言就不高兴,甚至记恨人家,这就是失败和灭亡的征兆。
很多人都不能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,容易这山望着那山高,认为别人的东西更好。这是人的本性中贪婪的一面使然。但很多时候,那只是一种错觉而已,只有在失去了自己拥有的东西之后,才感到它的可贵,但为时已晚。要记住,珍惜自己所有的,才会一生平安;贪求别人所有的,会反过来伤害自己。 《淮南子》...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