死病无医

原文:“病莫病于无常。”
 
什么是无常?“无常”是没有规律的意思。例如,变化无常,反复无常等。而《素书》中的“无常”与我们日常所理解的“无常”又有所不同。
 
《素书》中的“病”字,虽然表面上看讲的是疾病,但真实意思并非是指人的生理上、心理上发生异常变化所产生的疾病。作者在这里使用的是写作中常见的“类比法”。实际上,“病莫病于无常”中的两个“病”字,前一个指的是“毛病”,而后一个则指的是“弊病”。
 
“毛病”指的是“错误”,所以前一个“病”应理解为“错”的意思。例如,人们对做过的某种事不满意,就会说:“这件事做得确实有毛病。”这个“毛病”的“病”指的就是缺点和错误。再比如,老师在点评学生作文时,面对内容枯燥、思想性不强的文章,往往会说“这篇作文写得不深刻,主要毛病就在于没有深入生活。”这里“毛病”的“病”指的是问题和不足。
 
“弊病”指的是害,所以后一个“病”应理解为祸害和害处,成语有“兴利除弊”。“除弊”就是除害,例句有: “变更天下之弊法。”(王安石《上仁宗皇帝万事书》)
 
一个人生了病要抓紧诊断治疗,如果讳疾忌医,就会从小病拖到大病,从大病拖到死亡。而在日常生活中,一个人犯了错误, 也就等于患上了“疾病”, 必须及时加以改正, 回归到正确的方向上来。
 
如果是一个国家犯了错误,那就是这个国家患上了“疾病”, 如不及时“治疗”,认真加以修正,就容易产生弊病,形成弊端,一旦弊端形成,就会对国家造成祸害,使得整个国家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,最终陷入灭亡的“无常”境地。
 
例如秦王朝在秦始皇统治时期,各种矛盾十分突出,各种弊端十分严重。举国上下,推翻秦朝统治的造反民众此起彼伏,杀声满天,秦帝国大厦如同一个病体难支、气息奄奄的危重病人,险象环生,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。在此情形下,二世胡亥继位后,面对千疮百孔的秦王朝,非但不休养生息,救治相济,反而反其道而行之,增赋税、差劳役、杀功臣、诛兄弟,弄得朝堂上赵高擅权,群臣噤声,社会上民不聊生,怨声沸腾。于是乎,“病于无常”的秦帝国最终轰然倒塌,再也无力扶起。
 
俗话说: “药医无死病,死病无药医。” 治疗身体疾病要及时,晚治不如早治。治疗国家疾病也要及时,治晚了,病入膏肓,虽经“名医”诊疗,但也难以起死回生,最终难逃死路一条。
 
明朝中后期由于皇帝怠政,宦官擅权,曾经强盛的明帝国已经是风雨飘摇,疾病缠身。虽然崇祯皇帝朱由检继位之后,也曾雷厉风行,果断处置了祸国殃民的大宦官魏忠贤,有效控制了大部分皇权。随后下旨停办江南织造,节俭开支,将皇家金银玉器日常用品改为铁木制品。而且终日废寝忘食,从不懈怠,每日睡眠仅为两个小时。
 
《明史》记载:崇祯帝在位十七年,从不迷恋声色犬马,勉励自己勤于政务,尽心尽力治理国家。同时他还有强烈的爱民意识,当清军兵临城下,最后紧急时刻,在下令吴三桂进京勤王之时,仍不忘要他 “宁弃地,不弃民。” 更令后人感动的是他在临终之前留下的《遗书》中写道: “朕死无面目见祖宗,自去冠冕,以发覆面,任贼分裂,无伤百姓一人。” 临死还能想到老百姓,让入侵者不要伤害百姓,这在历代帝王中也是绝无仅有的。
 
虽然历史评价崇祯帝不但有极强的政治手腕,心思缜密,果断干练,而且精力充沛,几乎具备历史上所有明君的特征。然而,由于明帝国已经病入膏肓,病于“无常”,虽然崇祯帝这位“名医”竭尽全力进行救治,怎奈为时已晚,历经二百余年的大明王朝,最终在清军的入侵和闯王李自成军队的攻击下灰飞烟灭。
 
清乾隆年,张廷玉在《明史·流寇传》一文中对崇祯帝作了客观评价: “呜呼!庄烈非亡国之君,而当亡国之运,又乏救亡之术,徒见其焦劳瞀乱,孑立于上十有七年,而帷幄不闻良、平之谋,行间未睹李、郭之将,卒致宗社颠覆,徒以身殉,悲夫!” 张廷玉的意思是说,崇祯皇帝并非是亡国的君王,而是碰上了亡国的命运,由于缺少救国的办法,所以只能见到他焦虑烦劳又心绪纷乱,当了十七年的皇帝,身边文不见张良、陈平,武不见李光弼、郭子仪,这样的国家社稷还能不颠覆,你又何必要以身相殉呢?岂不悲哉!
 
总之,无论是秦王朝二世而亡,还是大明帝国盛极而衰,都说明一个道理:国家犯错误,国家有毛病是不可避免的,关键是要早发现、早纠正、早治理,不要等到弊病形成,难以根治,病入“无常”之时,大厦将倾之际,再来补救,一切则为时已晚矣! 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