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书

《素书》原文只有六章、一百三十二句、一千三百六十字,是一本类似“语录”体的书,相传是秦朝末年著名的隐士黄石公所著。《素书》语言高度凝练,内涵极其丰富,对人世变化和事物发展的趋势观察细微、体会深刻;对如何提高自身修养、学会为人处世、理家经国、趋吉避凶、成就大业总结出一整套法则和经验。
感同身受
原文:“同声相应,同气相感。”
 
“声”在这里是指语言,并非声音。例句有: “界上亭长寄声谢我。”(《汉书·赵广汉传》)
 
“应”是随着、响应,并非应该、答应。例句有: “杀之以应陈涉。”(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)“应弦而倒”(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)。
 
“同声相应”的意思是有共同语言的人能产生共鸣,利于沟通。
 
“同声相应,同气相感。”这句话出自《易经·乾卦》,原文是: “‘飞龙在天,利见大人。’何谓也?子曰:‘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。水流湿,火就燥。云从龙,风从虎。圣人作而万物睹。本乎天者亲上,本乎地者亲下,则各从其类也。’”
 
翻译成现在的话说,就是:龙已高飞上云天,大人物见到最有利。讲的是什么意思呢?(孔)子说:这是比喻同样的声调能产生共鸣,同样的气质能相互吸引。水往低湿的地方流,火往干燥的地方烧。云跟随着龙,风跟随着虎。大人出现、万民亲附。本质为阳的向上亲近天,本质为阴的向下亲近地。就是说天下万物都是亲附同类的。
 
不过,《素书》这一句与《易经》这一句是并不相同的,它们之间有一字之别,就是最后一个字。《素书》是“相感”,而《易经》是“相求”。
 
“感”与“求”有没有区别呢?有。“感”的解释有感觉、感动、感悟、感应。而《素书》里的“感”同样源自《易经》,原文是: “无思也,无为也,寂然不动,感而遂通天下之故,非天下之至神,其孰能与于此。”(《易·系辞》)
 
隋唐时期,儒家学者孔颖达在《周易正义》一书中对这句话有一个解释,大意是:无忧无虑,心无杂念即“无思”;顺应自然,安泰宁静即“无为”。无思无为即 “寂然不动” 。有感必应,万事皆通即 “感而遂通天下之故” 也。如果这种人不是天下最为神奇的人,他怎么可能有如此高深的境界和感悟呢?
 
根据孔颖达的解释,《素书》中的这个“感”是感悟的意思。而这个“感悟”并非是一朝一夕,而是经过长期修炼形成的,而这种修炼过程,就是长期反复地认识,实践;再认识,再实践。并不是说,只要遐思冥想就能有所感必应,万事皆通。
 
求:追求、谋求、寻求。《易经》中的“求”是追求、寻求的意思。例句有: “求则得之,舍则失之。”(《孟子·告子上》) 成语“求同存异”。
 
那么,“感悟”与“追求”又有什么区别呢?简单地讲, 感悟是已知,而追求则是未知。
 
“感悟”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和体会,正是由于不断的感悟,使人们对人生对事物以及对世界的看法发生改变。高层次的感悟与自身的心境和心力有着直接关系。而“追求”是追寻、探索。其层次远没有真正的感悟那样高深。
 
以上是《易经》中“求”和《素书》中“感”的解读,而它们中共有的“同气”的“气”又该作何解读呢?“气”是指人的精神状态,不同的精神状态有不同的“气相”。如怒火万丈称怒气,态度谦和称和气,敢作敢为称勇气,正直豪爽称豪气,邪不压正称正气,不一而足。例句有: “勇士资在于气。”(《商君书·算地》)
 
由于《易经》的气是与“求”,《素书》的“气”是与“感”相关联的,因此它们的“气”也是不同的。《易经》的“气”是志向远大、求真探索的“志气”;《素书》的“气”是至大至刚、不同凡响的“浩然正气”。
 
孟子说: “我善养吾浩然之气。”(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)
 
什么是浩然正气呢?孟子接着说: “其为气也,至大至刚,以直养而无害,则塞于天地之间。其为气也,配义与道,无是,馁矣。是集义所生者,非义袭而取之也。行有不慊于心,则馁矣。我故曰,告子未尝知义,以其外之也。必有事焉而勿正,心勿忘,勿助长也。”
 
孟子这段话用现在话来讲,就是:(所谓浩然正气)很难说清楚,它作为一种气,是最伟大、最刚劲的,如果用直道去培养而不伤害它的话,它就会充塞于天地之间,无所不在。它作为一种气,在性能上必须跟正义和道理紧密配合,不然,就要显得软弱乏力。这是由于一个人平日行事事事合乎义理,日积月累,然后自然产生出来的。不是平日这样做,而只靠一时装出行为,做出合乎义理的样子,这是从外面获得的。只要你行为中有一件事自己心里感到欠缺时,那你马上就会变得毫无气力了。我所以说告子从来不懂得什么是义,就因为他把义看成是可以从身外获取的东西。(要培养这种浩然正气)一定要在平日有所作为时自然合乎道义,而不要故意做作,从外表上装出合乎道义的样子,每时每刻都不要忘记养气的事,但也不要不按它成长的规律去帮助它成长。
 
孟子认为:气是一种既伟大又刚劲的意境,它不能从身外所获取,而是自身经过培养而产生的感悟,它与正义和道理紧密配合。能自然体会和感受到什么是正义与邪恶,什么是错误与正确,行事就会合乎义理。
 
根据孟子关于“气”的论述,《素书》中的“气”就是“浩然正气”,这种“正气”具体表现在人的气质上。所以,《素书》认为,具有同样“浩然正气”的贤人君子,他们不但能够互相吸引,而且还有着共同的“感悟”。
 
总之,无论是“追求”还是“感悟”,无论是“志气”还是“正气”,但都必须有“气”。如此,“追求”才能如愿,“感悟”才能精深。 
上一篇:同心协力
下一篇:义薄云天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型世言
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