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书

《素书》原文只有六章、一百三十二句、一千三百六十字,是一本类似“语录”体的书,相传是秦朝末年著名的隐士黄石公所著。《素书》语言高度凝练,内涵极其丰富,对人世变化和事物发展的趋势观察细微、体会深刻;对如何提高自身修养、学会为人处世、理家经国、趋吉避凶、成就大业总结出一整套法则和经验。
藏富于民
原文:“根枯枝朽,人困国残。”
 
树根枯烂,树枝就会腐朽,这个一个人人皆知的道理。但《素书》是以此来说明老百姓如果困倦疲惫,就会导致国家残亡的道理,这就给“根枯枝朽”赋予了新的含义。
 
“残”是不完整。例句有: “礼乐分崩,典文残落。”(《后汉书·儒林列传》)
 
“人困国残”一词的关键是“困”。什么是“困”?
 
“困”是贫困。例句有:“ 岁饥民困。”(《史记·宋微子世家》) 意思是年景饥荒,民众就贫穷。
 
“困”同时在这里也可以解释为困倦。例句有: “犹耕者倦休而困止也。”(《盐铁论·击之》) 意思是,农民因困倦而休息,因疲乏而停止耕作。
 
“根枯枝朽,人困国残”的“人”指的是大众百姓,意思是:国家就像一棵大树,老百姓就是枝根,如果民生凋敝,老百姓困苦不堪,就如同树根枯烂一样,国家这棵大树也就会枝朽叶残。
 
是否重视民生,藏富于民,是评价国君大臣是否贤明的重要标准。
 
“治国之道,必先富民。”(《管子·治国》)
 
如何才能“先于富民”呢?
 
孟子认为:富民政策主要是发展生产和减轻赋税。即 “易其田畴,薄其税敛,民可使富也”。 孟子的发展生产措施是制恒产、兴井田,给每户五亩宅,百亩田;他的薄税主张是商舍不税,也不征货物税、房地税和无职业的人头税,只按农民当年收获的九分之一征收地租,即农业税。孟子认为:只要实行这些富民措施,就能使 “老者衣帛食肉,黎民不饥不寒。”(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 达到家给人足,天下大治。
 
《官箴》作者汪辉祖认为: “故欲资民力,必先为民惜力,不惟挥怨,亦可问心。” 意思是:所以,要想得到老百姓的帮助,就必须先珍惜民力。这不只是消除百姓不满的问题,也是为了让自己心无愧歉。
 
“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。” 民众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,作为一国之君的唐太宗深明此理,所以他凡事首先考虑老百姓的利益,所有举措都能围绕着服务百姓。他认为: “重敛百姓,厚自奉养,力竭而亡。譬如馋人自啖其肉,肉尽而毙,何其愚也!”(《资治通滥·唐太宗贞观八年》) 意思是:大肆盘剥压榨百姓,自己却过着奢侈浪费的生活,犹如自己割自己的肉吃一样,虽然吃饱了,但人也吃死了,这是多么愚蠢呀!
 
贞观二年(628年),关内大旱,赤地千里,许多灾民卖儿卖女, “以接衣食” 。唐太宗得知后,连忙下旨,从国库中拿出银两,为卖儿卖女者将子女赎回, “归其父母” 。同时大赦天下,赈灾救民,并下诏奉天祈雨,诏书中有: “若使年谷丰稔,天下又安,移灾朕身,以存万国,是所愿也,甘心无吝。” 意思是:上天只要能普降甘霖,使得五谷丰登,天下太平,就把所有的灾难降落在我一个人身上,以保全万民百姓。这是我心甘情愿的,决不反悔。
 
封建时代的皇帝为了百姓,能够请求 “移灾自身” ,这的确是难能可贵的。所以,唐太宗赢得了民心,使得大唐王朝出现了政治清明、百姓富庶、社会繁荣的鼎盛局面。
 
但在历史上也不乏一些昏君暴吏,他们总以为老百姓有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的财富和劳役,不惜变换手法、敲骨吸髓、榨取民脂民膏。结果不但失去了民意,同时也失去了民心,当百姓无以为生、忍无可忍的时候,就会聚集起来,举义反叛,致使国家发生内乱,出现分裂而导致残缺不全。 
上一篇:道微世衰
下一篇:前车之鉴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