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:“衣不举领者倒,走不视地者颠。”
这一句有两个关键字,一个是“倒”,一个是“颠”,这两个字有一个共同意思,就是转移和改变。“倒”是指竖立的人或物横躺下来,“倒”与“颠”组词“颠倒”,是说上下、前后跟原有的或应有的位置相反。
“衣不举领者倒”,是说穿衣时衣领向下,不把衣领提起来,成语 “提纲挈领” 的“领”指的就是衣领;“挈领”就是把衣领提起来,这样就不会把衣服穿倒。
“走不视地者颠”,是说走路不看路,东张西望,或者是两眼朝天,这样走路就会一脚深、一脚浅,高低不平,上下颠簸,容易跌倒摔跟头。
“衣不举领者倒,走不视地者颠”这句话从表面看是教人如何穿衣,如何走路,而实际上并非如此简单。它的真实意思是喻指:治国理政如同人们日常生活中穿衣走路一样,如果不按规律,没有顺序,任性而为,其结果就会适得其反,事与愿违。
那么如何才能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,做到既不“颠”又不“倒”呢?
孟子说: “仁,人心也;义,人路也。舍其路而弗由,放其心而不知求,哀哉!”(《孟子·告子上》) 意思是:仁,是人心的本质;义,是人所应该走的大道。舍弃人所应该走的大道而不走,丧失人的良心而不知道去找回,真可悲呀!
治国理政如同走路,要认清道,认准向。虽然“条条大道通罗马”,但条条大道你都不走,偏偏“反其道而行之”,行走在不是大道的“道”上,结果可想而知;非但你到不了“罗马”,可能还会因为“马失前蹄”而跌入万丈深渊,或者是湍流河谷之中。
又比如打仗,讲的是“兵不厌诈”和“攻其不备,出奇制胜”。通过制造假象,让敌人产生错觉和误判,而后采取突然袭击是克敌制胜,夺取战斗胜利的一般规律和方法,如果违背这个规律,那就必败无疑。
史料记载:公元前638年,宋国国君宋襄公为了报在盂地被楚国擒拿的羞辱,决定发兵征讨楚国的邦交国郑国。楚国闻知后,为了解救郑国的危难,决定出兵攻打宋国。宋襄公拒绝大司马公孙固的进谏,决定亲自率军迎战楚军。
在泓水边,宋国军队已经列好阵势,而楚国军队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。大司马公孙固说:“楚国兵力强盛,我军人少,现在趁他们还没有完全渡河的时候,请君主下令进攻。”宋襄公连忙摆手,说:“这怎么可以呢?古代作战,不在地势险要的地方阻击敌人,对方正在渡河的时候,我们发起攻击这是不道德的。”当楚军全部渡河,正乱哄哄还没有布成列阵的时候,公孙固又向宋襄公建议发起攻击,否则错过时机,灾祸就要来临了。而宋襄公连忙摇头说:“不可以,不可以,不进攻没有布阵好的敌军是我的作战原则。楚军现在连战阵都没有列好就去攻击对方是不公平的。”一等再等,一直等到楚军列阵完毕,准备就绪,宋军才下令开战。结果一个冲锋就被楚军打得丢盔弃甲、一败涂地,连宋襄公身边的“御林军”也全部阵亡,自己腿上也被射中一箭,一年后因伤身亡。事后,大司马公孙固叹息道:“君主不懂得作战。”
古今中外,像宋襄公这样与敌人作战是独一无二,绝无仅有的。历史把这个战例记载下来,除了有取笑宋襄公之意,更重要的是告诉后人:做任何事情都要循常规,按常理。别出心裁,逆势而行,不依规行事,不依法办事,不按常规“出牌”,结果必然是颠三倒四,自食恶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