畏危者安,畏亡者存。夫人之所行,有道则吉,无道则凶。吉者,百福所归;凶者,百祸所攻;非其神圣,自然所钟。

【原文】
 
畏危者安,畏亡者存。夫人之所行,有道则吉,无道则凶。
 
吉者,百福所归;凶者,百祸所攻;非其神圣,自然所钟。
 
【注释】
 
注曰:有道者,非己求福,而福自归之;无道者,畏祸愈甚,而祸愈攻。岂以神圣为之主宰?乃自然之理也。
 
王氏曰:“得宠思辱,必无伤身之患;居安虑危,岂有累己之灾。恐家国危亡,重用忠良之士;疏远邪恶之徒,正法治乱,其国必存。
 
行善者,无行于己;为恶者,必伤其身。正心修身,诚信养德,谓之有道,万事吉昌。
 
心无善政,身行其恶;不近忠良,亲谗喜佞,谓之无道,必有凶危之患。
 
为善从政,自然吉庆;为非行恶,必有危亡。祸福无门,人自所召;非为神圣所降,皆在人之善恶。”
 
【解读】
 
所谓:正反相生,祸福相依。危机往往潜伏在成功的背后,所以,人要有忧患意识,担心危险的才能安全,害怕灭亡的才能生存。一个人的行为只要合乎道义,就会吉祥喜庆,否则凶险莫测。有道德的人,无心求福,福报自来;多行不义的人,有心避祸,祸从天降。只要所作所为上合天道、下合人道,自然百福眷顾,吉祥长随。反之,百祸齐攻,百凶缠身。这里并没有神灵主宰,实为自然之理、因果之律。
 
所以说,成败在谋,安危在道,祸福无门,唯人自招。只有居安思危、处逸思劳、心存善念,才能无往而不利。
 
《淮南子》说:圣人为善,不是为了出名,但名就随之而来,不是为利,但利也自然来到,这就是“有道则吉”。
 
《吕氏春秋》说:自己的行为失去了德行,名声自然就不好了。所以百丈高的松树先被伤了根,然后上面才枯槁,这就是“无道则凶”。
 
《淮南子》又说:了解自己的不埋怨别人,了解命运的不埋怨天,祸福都是自己造成的,这就是“非其神圣,自然所钟”。
 
【事例】
 
战国时期七雄争霸,以齐国和楚国的力量为最强,他们并不是不如秦国,但最终六国还是被秦国灭掉了。汉朝末年,天下大乱,拥兵割据一方的豪杰也有很多,袁绍和袁术的势力就远超过曹操,但最终却被曹操平定。这都是因为他们安于现状、没有深谋远虑的结果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