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石公《素书》共六篇,据《前汉列传》记载,黄石公于圯桥授张良《素书》,世人多以为那就是《三略》,这实际上是传者的失误。 西晋八王之乱的时候,盗墓贼打开了张良的坟墓,于玉枕中获得《素书》。此书共一千三百字,上面有秘诫:此书不许传给不道、不神、不圣、不贤之人。如所传非人,一定会受到祸殃...
黄石公遇到张良这样的豪杰,便将此书传给了他;而张良未遇到合适的人选,便把此书陪葬在坟墓中了。五百多年后,此书被盗墓贼取得,从此,《素书》才流传于人间。然而,所传的也仅仅是黄石公的文字而已,至于他的深意,哪里是语言所能完全表达的? 我曾经认为: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,未尝不是互相作用的...
黄石公是秦朝的隐士高人,他的《素书》文字简略,含意深湛,就是上至唐尧、虞舜、夏禹、周文王、傅说、周公,下至孔子、老子的思想也没有超出此书的范围。 黄石公知道秦国将亡、汉朝将兴,因此把《素书》授予张良,但张良又怎么能了解这部书的全部含义呢?张良之所以是豪杰,而不是圣人,因为他仅能运用这书的...
书中说:阴计外泄者败。张良曾运用这一条,劝汉高祖封韩信为齐王,为刘邦的霸业打下基础。 书中说:小怨不赦,则大怨必生。张良运用这一条,劝说汉高祖封雍齿为什邡侯,安抚了开国的功臣。 书中说:决策于不仁者险。张良运用这一条,劝说汉高祖不要复封...
自从汉朝以来,研究文学、辞章的学者很多,但真正懂得大道的人极少。像诸葛亮、王猛、房玄龄、裴度等人,虽然号称一代贤相,他们对于前代圣王的大道,仍然不能有深刻的理解,这就是此书之所以不传于不道、不神、不圣、不贤之人的原因。 能超越有 无的就是得道之人;能够将大道用之于&ldquo...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