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恭俭谦约,所以自守;深计远虑,所以不穷。
【注释】
注曰:管仲之计,可谓能九合诸侯矣,而穷于王道;商鞅之计,可谓能强国矣,而穷于仁义;弘羊之计,可谓能聚财矣,而穷于养民;凡有穷者,俱非计也。
王氏曰:“恭敬先行礼义,俭用自然常足;谨身不遭祸患,必无虚谬。恭、俭、谨、约四件若能谨守、依行,可以保守终身无患。所以,智谋深广,立事成功;德高远虑,必无祸患。人若深谋远虑,所以事理皆合于道;随机应变,无有穷尽。”
【解读】
恭敬、勤俭、谦虚、退让是立身持家的根本,是品德才智的基础。深谋远虑,才不会陷入穷困的境地。
真正有大智慧的人,没有一个不是虚怀若谷、清雅脱俗的。只有这样,才能奠定坚实的道德根基,然后再谋深计远、运筹帷幄,退则自保,进则立功。管仲的政治谋略虽然可以“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”,但因道德的根基不深不广,使孔子惋惜不已。商鞅的计谋可以强国,但缺乏仁义;汉武帝时代的桑弘羊,能够为国家聚敛财富,但不能让老百姓富裕。二人都死于非命,不能自保,所以,算不上真正的智谋之士。
《淮南子》说:大圣人的智慧固然很多,但他所坚守的却是不多的几条原则,所以他做什么都有成就。而普通人的智慧本来就不多,而他所做的事情却很多,所以做什么都做不好。
《吕氏春秋》说:人与人智慧的差距在于眼光的长与短。
【事例】
战国时魏国著名的公子信陵君魏无忌在窃符救赵之后,就留在了赵国。他听说隐士毛公、薛公在民间隐居,就悄悄地步行前去访问,相谈甚欢。后来秦国攻打魏国,魏国派出使者向信陵君求救,信陵君对当初窃符救赵的事情很敏感,就说敢和魏国使者交往的处死,众宾客都不敢说什么。这时,毛公、薛公来见他,说:“公子你所以被赵国重视,名闻诸侯,还不是因为当初有魏国吗?现在秦国攻打魏国,魏国局势紧急,你却不想办法救援。如果秦国攻破了魏国的首都大梁,推翻了先王的宗庙,公子你还有什么面目面对天下呢?”毛公、薛公的话还没说完,信陵君的脸色就变了,赶紧驱车回去救魏国,他召集了五国的军队打败了秦国的军队。
汉朝的周昌有一次去见高祖刘邦,正赶上刘邦怀里抱着他的美人戚姬,周昌掉头就走。高祖追上他,骑着他的脖子问:“我是什么样的皇帝?”周昌仰着脖子说:“陛下是桀纣一样的皇帝。”高祖听了大笑,但心里还是有点害怕周昌。后来,高祖想废太子,周昌在朝廷上坚决反对,高祖让他说,但周昌既口吃又愤怒,说:“我说不出来,但我知道不能废太子。陛下虽然想废了太子,我还是不听你的。”高祖哈哈大笑。后来太子即位,用张良的计策终于安定下来。
周朝时姜太公被封于齐国。齐国有个叫做华士的人很讲义气,他不对天子称臣,和诸侯关系也不好,但老百姓却都称道他贤能。姜太公派人召了他三次也不来。于是,太公下令杀了他。周公说:“这个人是齐国的名人,你为什么杀了他呢?”太公说:“他不向天子称臣,也不和诸侯友好,还能希望他臣服于我对我友好吗?他不臣服于我,就是弃民,召了三次也不来,就是逆民。这样的人如果还表扬他,让国内的人民效法他,那么,怎么当君主呢?”后来,齐国在太公的治理下很强盛,说明了太公是有远见的。
汉朝的萧何在帮助刘邦打下了咸阳以后,很多将领都争抢金银财宝。但萧何没有这样做,他派人把秦朝丞相、御史家里的图书资料收集起来。后来,刘邦和项羽争天下,刘邦因为有了萧何收集的资料,对天下的要塞、户口、人民的生活状况都很了解,这都是由于萧何考虑事情有长远的眼光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