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书

《素书》原文只有六章、一百三十二句、一千三百六十字,是一本类似“语录”体的书,相传是秦朝末年著名的隐士黄石公所著。《素书》语言高度凝练,内涵极其丰富,对人世变化和事物发展的趋势观察细微、体会深刻;对如何提高自身修养、学会为人处世、理家经国、趋吉避凶、成就大业总结出一整套法则和经验。
斥谗纳谏
原文:“听谗而美,闻谏而仇者亡。”
 
“谗”是讲别人的坏话。例句有: “伤良曰谗,害良曰贼。”(《荀子·修身》)
 
“美”是“好”和“满意”的意思,例句有 “好蔽美而称恶。”(屈原《离骚》) 成语有“价廉物美”。
 
谏:规劝。例句有: “太后不肯,大臣强谏。”(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)
 
仇:仇敌、仇恨。成语有“同仇敌忾。”
 
“听谗而美,闻谏而仇者亡”的意思是:对恭维吹捧自己的谗言喜形于色、兴高采烈,信以为真,忘乎所以;而一旦有人对自己的错误决策、不当言行提出批评劝谏时,就异常气愤,甚至生仇结怨,进而打击报复,长此以往,就会失去别人的尊重、信任,甚至职位、荣誉。“亡”在这里并非是指死亡、灭亡,而是失去、丢失的意思。例句有: “醉寐而亡其裘。” (意为:酒醉熟睡时丢失了皮衣) (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) 成语有“亡羊补牢”。
 
“谗”与“谏”是相对的,凡容易听到好话就高兴,戴上高帽就兴奋的上位者,一定是偏听偏信,好大喜功的;相反,能够诚心纳谏的上位者肯定是广开言路,拒绝谗言的。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在古代帝王中,就是一位为数不多的,能够虚心听取谏言,不断修正自己错误的皇帝。
 
《资治通鉴》记载,李世民即位之初,就询问大臣魏徵: “君主怎样叫明,怎样叫暗呢?” 魏征回答说: “兼听则明 , 偏信则暗 。 从前帝尧经常向下面的民众了解情况,所以三苗作恶之事能够及时掌握。帝舜耳听四面,眼观八方,故共、鲧、罐兜不能蒙蔽他。秦二世偏信赵高,在望夷宫所杀;梁武帝偏信朱异,在台城被软禁饿死;隋炀帝偏信虞世基,死于扬州的彭城阁兵变,所以人君广纳谏言,能够听取不同意见,则大臣贵族不敢蒙蔽,下情得以上达。” 唐太宗说: “好啊!”
 
由于唐太宗采纳魏徵的意见,所以在执政期间出现了一批直言敢谏的官员,裴矩就是其中之一。
 
裴矩在隋朝任尚书左丞,受到隋炀帝的宠信,隋朝灭亡后降唐,玄武门事变后改任民部尚书。裴矩与魏徵一样,在唐朝都是以敢于直谏而为人称道。
 
唐太宗非常憎恶官吏贪污受贿,于是秘密派人向官吏行贿,测试这些官吏是否廉洁。有一个刑部司门令吏接受了一匹绢的贿赂,唐太宗下令将其处死。对此,裴矩进谏道:“为吏受贿,罪诚当死,但陛下你派人行贿,不是故意把人引入违法的境地吗?这总不能说是 ‘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’ 吧?”
 
唐太宗对裴矩如此尖锐的批评并没有生气发怒,反而高兴地对大臣们说: “裴矩当官力争,不为面从。倘每事皆然,何忧不治。” 意思是,裴矩为官坚持原则,并不顾及情面,如果以后所有的事、所有的人都能像他这样,国家怎么还能治理不好。
 
不过,历史对裴矩的评价很有争议,因为裴矩在隋做丞相时,被人视为佞臣。隋炀帝专横跋扈,荒淫无度,裴矩不仅不进谏,反而万般迎合。隋炀帝认为裴矩“大识朕意”,所以对他十分满意,成为身边宠臣。
 
隋炀帝时的裴矩与唐太宗时的裴矩判若两人,这是为什么呢?司马光在《资治通鉴》中说: “古人有言:‘君明臣直’。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,非其性有变也。君恶闻其过,则诤化为佞;君乐闻真言,则佞化为诤。是知君者表也,臣者影也,表动则影随矣。”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:臣子是直是佞,不是人的本性,关键在君王的态度。君如明君,臣子就直;君为昏君,臣子就佞。大臣是君王的影子,身子怎么动,影子就会怎么动。
 
好话人人都会说,但好话未必是真话;诤言未必人人都会讲,但诤言的确是醒人的谏言。有些上位者,对那些人人都会说,不要花费成本的,一筐筐陈腐的,能毒害人的“好话”是津津有味,乐在其中;而对那些冒着极大风险奉献上来的,能“治病救人”的谏言善语,却讳莫如深,恼怒异常,岂非可悲可怜吗?
 
所以《素书》认为,“听谗而美,闻谏而仇者亡。”一个“亡”字,就道出了听信谗言、不纳诤谏的严重后果。 
上一篇:赏善惩恶
下一篇:安疆守土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型世言
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