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功必赏

原文:“小功不赏,则大功不立。”
 
功:功劳、功勋。成语有“劳苦功高”“功德无量”。
 
“小功不赏”的小功指的是什么样的“功”呢?这个问题,可以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。
 
“功”有大、小之分,所以奖赏也分为一、二、三等。区分功劳大小,按现在的标准主要的依据是贡献的大小。
 
而《素书》中的“功”则指的是军功,而“小功”一般泛指地位较低,从军时间不久的下层官兵在战斗中的突出表现。
 
由于立功者人微职轻,并不受人重视,又由于有些身居上位者官僚主义严重,态度傲慢,看上不看下,不体下情,对他们所取得的成绩、战功认为微不足道而难入法眼,所以就有了“小功不赏”的情况发生。
 
但是,对初立小功者来说,他们对自己初期的成绩、功劳是十分重视、十分珍惜、十分在意的,因为这不仅体现他们的能力和荣誉,而且他们也认为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,对自己的未来将会产生重大影响。此时,如果上位者能够及时发现、及时表彰、及时奖赏,这对他们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、激励和鞭策,将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积极向上,奋发进取,争取更大的成绩,立更多更大功劳的积极性和进取心。所以说,一次小的奖赏,对他们的影响可能是毕其一生的。
 
可是,如果上位者麻木不仁,对下位者的成绩或功劳视而不见、无动于衷;既不表扬,也不奖赏。这样就会冷了立功者的心,认为干好干坏、干多干少没有什么两样。从此之后,就有可能沉沦不振、悲观失望、消极怠工;失去了立功之心、进步之愿。所以《素书》认为:小功不奖赏,就会使立功者失去立大功的信心和决心。
 
宋代大书法家蔡襄在《原赏》一文中说: “临兵戎者,前死有荣,退生有辱,虽小功必赏,以其履死地也。” 意思是:在两军相交的战场上,勇敢向前,死是光荣的;畏敌后退,生还是耻辱的。所以,即使立有小功也要奖励,以激励他们不怕牺牲,英勇奋战的精神。
 
《新唐书》记载:薛仁贵少年时家境贫贱,以种田为业。唐太宗率军出征辽东,薛仁贵在妻子的鼓励下,应征入伍,在张士贵将军手下当兵。在一次解围的战斗中,薛仁贵勇猛作战,孤身冲入敌阵,斩杀了敌将,导致敌军溃败。解围成功之后,薛仁贵受到了褒奖,从而提升了他继续立功杀敌的信心和勇气,在此后的战斗中屡立战功。
 
645年,在唐太宗亲自指挥的进攻安市城的战斗中,敌方将领高延寿率领二十万士兵依山扎营,奋力抵抗,唐军进攻受阻。见此情形,薛仁贵杀敌立功的意愿十分强烈,面对敌军的强势,他特意穿上白色衣服,跨马提戟、挂弓背箭、飞驰而出、直插敌阵。在攻战中,薛仁贵马跃戟翻、所向披靡,唐军借势追击,敌军奔散溃败。
 
在此次战斗中,薛仁贵立了大功,受到唐太宗亲自召见,赐他金帛、奴婢马匹等奖品,并授他为游击将军。回军后,太宗对仁贵说:“朕的旧将都已年老,想提拔勇猛的人在外统兵,没有一个像你这样的,朕不高兴得到辽东,而高兴得到你这位勇将。”随后升仁贵为右领军中郎将。
 
薛仁贵从军不久,即从一名普通士卒晋升为中郎将,成为唐朝的高级将领和皇帝心目中不可多得的勇将,说明唐朝皇帝对立功将士是十分关爱的,奖赏也是毫不吝啬的。试想,如果薛仁贵在建功之初,没有得到重视,也没有得到表彰和奖赏,而薛仁贵则心灰意冷,从此一蹶不振,那么,在后来的历史上,就不会有一个 “殄九姓、破高丽” 的薛仁贵留名后世。 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