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书

《素书》原文只有六章、一百三十二句、一千三百六十字,是一本类似“语录”体的书,相传是秦朝末年著名的隐士黄石公所著。《素书》语言高度凝练,内涵极其丰富,对人世变化和事物发展的趋势观察细微、体会深刻;对如何提高自身修养、学会为人处世、理家经国、趋吉避凶、成就大业总结出一整套法则和经验。
德信皆失
原文:“怒而无威者犯。”
 
怒:生气、愤怒。成语有“怒发冲冠”。
 
威:威严。例句有: “疏远者畏威而莫敢谏。”(魏徵《十渐不克终疏》)
 
犯:触犯、侵犯。例句有: “儒以文乱法,侠以武犯禁。”(《韩非子·五蠹》)
 
“怒而无威”的意思是:怒火很旺,声音很大,甚至拍桌子打凳子,吹胡子瞪眼睛,结果既没有人畏惧,也没有人理睬,反而引起他人反感,认为这是对人格尊严的侵犯。
 
什么样的人会“怒而无威”呢?
 
一是 居高临下 , 以大欺 小, 以上压下的人 ,一般所指是上级对待下级,官府对待百姓。
 
二是 品行不端 , 才疏学浅 , 德信皆失的人 ,特别是犯有“骄、侈、淫、逸、奢、靡、贪、懒”的病症者。
 
俗话说:“不怒自威。”有“威”的人是不会,也不必要发怒的,而发怒都没有“威”的人肯定是自身有问题的人。 “民之不畏畏,大畏将至矣。”(《老子·七十四章》) 意思是:如果老百姓不再害怕威逼和欺压,那么大的危险即将发生。
 
“威”和“权”是联系在一起的,当你自从戴上“乌纱帽”那一刻起,“威”也就在你身上自然生成。这个“威”是代表国家政权的“权威”。这个“权威”是必须要有的,而且是只能加强,不能削弱。这与“执政为民”的宗旨并不矛盾,因为只有保证国家政权的权威性,才能更好地为民执政。
 
不过,问题是有的人当了官,有了权之后,却“威”不起来,即使表面上威风八面,但实际上却“怒而无威”,又当作何解释呢?
 
这就涉及第二个问题,“威”不仅与“权”联系在一起,而且还与“信”联系在一起。也就是说,光有“权”并不一定“威”得起来,还要有“信”,有了“信”才能“威”,这就是我们常说的“威信”。
 
威信是如何树立起来的呢?
 
孔子说: 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”(《论语·子路》) 意思是:上位者自身端正,做出表率,不用下命令,被管理者也会跟着行动起来;管理者自身未端正,纵然三令五申,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。可见,孔子是十分注重为政者自身的表率作用的,孔子认为:只有正身正己、以身作则,才能取信于民,建立威信。
 
所谓正者,正也。孔子说:如果端正了自身行为,管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?如果不能端正自身行为,怎么能使别人端正呢?孔子又说: “上好礼,则民莫敢不敬;上好义,则民莫敢不服;上好信,则民莫敢不用情。”(《论语·子路》) 孔子的意思是:身居上位的人,只要重视礼,老百姓就不会不敬畏;重视义,老百姓就不会不服从;重视信,老百姓就不会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。
 
按照孔子的说法,上位者只要讲礼法、守信誉、遵仁义,行为端正,那么这个人的威信就会自然而然地树立起来。有了威信,就会受到尊重,就会有人信服,你的话就有人听,你的官就会好当,事就会好做。
 
有了威信,就会产生与“怒而不威”相反的效果,达到“不怒自威”。有一位名家这样说: “清欲,方可无求于世;寡望,亦能拒浊千里。无贪,不怒自威,若此,终生无败。”
 
“不怒自威”者能从言行举止中透露出一股令人信服,气质威严,正气凛然的气场,可于无形中受到他人的敬畏,这些都是那些“怒而不威”者并不存在,也无法比拟的。 
上一篇:反复无常
下一篇:上尊下敬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型世言
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