令乖政废

原文:“令与心乖者废。”
 
令:政令、法令、命令。例句有: “倒之颠之,自公令之。”(《诗经·齐风·东方未明》)
 
乖:违背、偏离、不协调。古时“乖”字不当“乖巧”讲。例句有: “内外乖者,可亡也。”(《韩非子·亡徵》)
 
废:废弃、停止。例句有: “废先王之教。”(《韩非子·问田》)
 
“令与心乖者废”的意思是:决策者对自己颁布的政令,做出的决定,态度暧昧,信心不足,在实行过程中,犹豫不决,反反复复,任何事情都不会成功。
 
南怀瑾说:“令与心乖违,其事必废而不果。”
 
1067年,宋神宗即位,这位19岁的年轻皇帝面对积贫积弱的大宋王朝也想有一番作为,即位第二年启用了力主变法的王安石为宰相,支持王安石的变法主张。
 
王安石在神宗皇帝的支持下,以 “天变不足惧,祖宗不足法,人言不足恤” 的决心,大刀阔斧开展了 “变风俗、立法度” 的变法运动。史称 “熙宁变法” 。
 
但是,由于“变法”触动了大官僚、大地主的利益,两宫太后,皇亲国戚,以及保守派的士大夫结合起来,共同反对变法。
 
变法能否继续,神宗皇帝的态度是关键。由于神宗对变法重要性的认识本来就不足,对强大的反对阵营和强烈的反对声音没有任何思想准备,当此重要时刻,他的思想产生了动摇,当王安石与司马光辩争时,态度极不鲜明,既说王安石变法是对的,又说司马光反对变法也没有错。当《青苗法》颁布后,欧阳修和前任宰相、河北安抚使韩琦同时上书反对,神宗偏听偏信,指责王安石,说:“朕开始时以为《青苗法》可以利民,现在看,怎么会如此糟糕。”
 
王安石未曾料到,改革刚开始,支持决定改革的总指挥遇到阻力就立场动摇,十分窝火,愤然道: “臣论此事已十数万言,陛下尚不能无疑,天下还有何事可为?”
 
在变法问题上,王安石主张 “有法必依,执法必严,违法必究” ,而神宗却心慈手软,不敢碰硬,所以新法推行难以到位。熙宁七年(1074年),王安石被免职,虽然第二年恢复了王安石职务,但由于神宗的妥协,变法已无法继续推行,最终变成了一锅“夹生饭”。
 
熙宁九年(1076年),由于河北刮大风,华山遭地震,淮南、华北遇干旱等自然灾害,于是,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造谣惑众,抨击变法,认为这是上天的警示。此时神宗已经对变法彻底丧失了信心,在王安石毫不知情的情况下,下令停止青苗、免役、方田、保甲等18项法令的实施。王安石得知后,异常失望,向神宗叹道: “天下事像煮汤,下面加一把火,接着又泼一瓢水,下面加一把火,接着又泼一瓢水,哪有烧开的时候?”
 
神宗又想变法图强,又优柔寡断,缺乏信心,在原则问题上与反对派妥协,偏离改革方向,违背自己改革的决定,这是酿成“熙宁变法”中途夭折的致命伤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