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得益彰

原文:“同难相济,同道相成。”
 
难:困难,与“易”相对。例句有: “是故以天下与人易,为天下得人难。”(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) 在此也可以解读为“患难”,例句有: “坚甲历兵以备难。”(《韩非子·五蠹》)
 
“济”的本意是过河、渡过的意思。例句有: “直挂云帆济沧海。”(李白《行路难》) 成语有“同舟共济”。
 
“同难相济”的意思是:在困难、危难的时候要相互理解,团结一心,做到同甘苦、共患难;同舟共济、共渡难关。
 
“同难相济”是一种信心、信念和道德、品行的综合考验。能够经受住这种考验,就能转危为安,就有了成功的希望和胜利的把握。否则,必将是半途而废、一事无成。
 
隋朝末年,群雄逐鹿,其中实力最强、势力最大的当属李密率领的瓦岗军。618年,由于指挥失当,在邙山与王世充的战斗中,瓦岗军遭到重创,大将裴仁基、祖君彦被俘。常言道:“胜败乃兵家常事。”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常胜将军。败,并不可怕。失败后只要能认真总结经验、吸取教训,以同仇敌忾、不屈不挠的精神,就可以重振军威、挽救危局、东山再起,变失败为胜利。而可怕的是,失败后信心丧失、悲观失望、人心涣散,那败局就将成为定局,无可挽回了。
 
瓦岗军失败之后,由于他们的根基尚在,完全有能力利用自己的地盘和军力,重整旗鼓,待条件成熟时再与王世充一决雌雄、以雪前耻。至时,谁是最终赢家,是李密?李渊?王世充?尚未可知。遗憾的是,在危难关头,瓦岗军的将帅们并不能“同难相济”。当李密提议投靠据守在河阳的王伯当,同时向诸将公开自己设计的“南阻黄河、北守太行、东连黎阳、以图进取”的战略构想时,并没有得到身边诸将的认同。他们说: “如今战事失利,众心危惧,现在人情不愿,难以成功。如果一再停留,叛亡必不可日而尽。” 见此情形,李密只好无奈地说:“我所依靠的就是诸君,既不愿,孤道穷矣。”之后,纷纷投降李唐,出现了“大难来时各自飞”的情形,昔日辉煌无限的瓦岗军自此土崩瓦解,不复存在。
 
“同道相成”的“道”是主张、思想、信仰。例句有: “吾道一以贯之。”(《论语·里仁》)
 
“成”与“败”相对,是完成、成功的意见。例句有: “成败之机,在于今日。”(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)
 
“同道相成”的意思是:思想一致、信仰相同、品行相近的人共同谋事,就能够同难相济、同心协力、携手共进、相得益彰,有很高的成功概率。
 
例如,208年,荆州刘表去世,曹操认为这是夺取荆襄两郡,吞并江东的大好时机,于是以曹仁、曹洪为先锋,引领百万大军(实际兵力约为四十万)浩浩荡荡杀奔襄阳。
 
而此时刘备依附刘表,正屯兵新野县城,眼前曹兵其势如虹,自料难敌,在万般无奈的情势下,不得不弃新野,走樊城,败当阳,奔夏口,惶惶然不可终日,惨戚戚无容身之地。
 
而此时东吴孙氏集团闻听曹军南下,朝廷上下一片哗然,主战主降势均力敌,难分高下。而孙权则忧心如焚,犹豫难决。
 
刘备与孙权此时正如同一对难兄难弟,是联手拒曹,还是各自为战,或者举手投降,必须作出明确选择。显然,孙刘两家结成联盟,同心协力、共拒曹操,则有扭转危局的可能,而如果各自凭借自身能力,明显是以卵击石,两败俱伤。
 
当此关键时刻,《三国演义》讲述了诸葛亮审时度势,坚守 “联吴抗曹” 的既定方略,只身来到江东,凭借三寸不烂之舌,游说孙权,智激周瑜,达成了“同难相济”的联合协议,最后实现了“同道相成”的良好效果,赢得了赤壁战役的重大胜利,从而使得东吴政权得到了稳固,无家可归的刘备有了栖身之地。
 
孙刘联合,共同拒曹,不仅在历史上是“同难相济”的典型,也是“同道相成”的范例。 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