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书

《素书》原文只有六章、一百三十二句、一千三百六十字,是一本类似“语录”体的书,相传是秦朝末年著名的隐士黄石公所著。《素书》语言高度凝练,内涵极其丰富,对人世变化和事物发展的趋势观察细微、体会深刻;对如何提高自身修养、学会为人处世、理家经国、趋吉避凶、成就大业总结出一整套法则和经验。
务善虑远
原文:“务善策者无恶事,无远虑者有近忧。”
 
务:致力、从事。例句有: “务本节用财无极。”(《荀子·成相》)
 
善:好。“恶”与“善”相对,是“坏”。
 
“善策”是好主意、好办法。例句有:“朝廷如果派史官去慰问金城公主(七○九年嫁到吐蕃),和赞善当面结和约,使他称臣息兵,不是对待邻国的善策么。”(范文澜《中国通史简编》)
 
“务善策者无恶事”是说只要按照富民强国的好主意,利国利民的好办法行事,就不会发生民怨国衰的坏事和恶果。
 
“无远虑者有近忧”是指没有长远的考虑,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患。实际上,这句话在逻辑上应该是,人之所以有今日之忧,是因为没有之前所虑;为了免除后来之忧,之前应该思有所虑。
 
“无远虑者有近忧”这句话是孔子说的,子曰: “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”(《论语·卫灵公》)
 
不过,无论是“远虑近忧”,还是“近虑远忧”,其中的哲理都是提醒决策者在作决策时,要深思熟虑,深谋远虑,高瞻远瞩,做到未雨绸缪,防患于未然。
 
荀子对“虑”有较为深刻的见地,他说: “先事虑事,先患虑患。先事虑事谓之接,接则事优成;先患虑患谓之豫,豫则祸不生;事至而后虑者谓之后,后则事不举,患至而后患者谓之困,困则祸不可御。”(《荀子·大略》)
 
荀子这段话的意思是:在做事之前要首先考虑这件事是否可行,能否成功;在没有发生祸患,没有失败之前就要考虑到祸患的发生和可能的失败。事先考虑周到就能使所做之事得以连接和延续;预先做好失败的准备和祸患的发生,就不会失败,祸患也不会发生,即使发生也能有效应对;事到临头才考虑,就会走一步看一步,事情就不可能做得完美无缺,尽如人意;(文中“不举”的“举”应解读为“全”,成语有“举国欢腾”“举世无双”)祸患来到了,事故发生了,失败无法挽回了,已经陷入困境再去考虑,是“马后炮”,无法改变已经形成的现实。
 
“无远虑者有近忧”这一句的关键是“虑”。什么是“虑”?
 
“虑”有三种解释:
 
一是 考虑、打算 。意为把要做的每件事的方方面面都想到、算到,确保万无一失。例句有: “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;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。”(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) 成语有:“深思熟虑”“多谋善虑”。
 
二是 忧虑、担忧 。意为做事之前担心可能出现的变故和事故。例句有: “莫虑杞天崩。”(杜甫《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》) 即成语“杞人忧天”;俗语有“不必多虑”,表示很有把握。
 
三是 计谋、策略 。“计”与“虑”两个字在盘算、谋划上的意义,只有细微分别,“计”是计划或谋划。成语有“计深谋远”;“虑”是反复思考,成语有“智者千虑”。
 
“无远虑者有近忧”中的“虑”涵盖了以上三种解释的全部内容,即考虑、忧虑和远虑。 
上一篇:云行雨施
下一篇:相得益彰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型世言
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