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素书》在民间又被称为“天书”,为什么民间会把《素书》称作“天书”呢?原因有两个:
一是源自一个流传的神话故事。传说黄石公自小父母双亡,家境贫寒,随兄嫂长大成人后以农耕为业。在一次下地耕田时,黄石公被天上派来的神仙点化成仙。升入天庭之后,玉皇大帝命他携带天书(即《素书》)下凡,寻找明君圣主、贤臣良将,然后传授天书,兴兵造反,推翻秦王朝的统治,改朝换代,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。
二是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。唐朝太宗年间,由魏徵等人编写的《隋书·经籍志》一书的《注》中认为:《素书》、《三略》等著作是“ 下邳神人 ”黄石公所撰写。
民间传说黄石公“得道成仙”,而编撰史籍的魏徵在《经籍志》的“注释”中称黄石公为“ 下邳神人 ”。在凡人眼里,无论是“神人”,还是“仙人”,他们都是天上的人,而天上的人传授下来的书自然也就是“天书”。
在我们今天看来,所谓的“神人”是并不存在的,所谓的“天书”也是虚构的。但是,在科技水平并不发达的历史时期,由于人们对许多巧合的东西,奇异的自然现象无法作出科学的、合理的解释,以致归结为天地鬼神的意志和行为,也是十分正常,不足为奇的。
但是,由于黄石公这个人的神秘色彩,以及《素书》的传奇经历,如果我们把黄石公称为“奇人”,把他撰写的《素书》称为“奇书”还是事出有因的。
称黄石公为奇人,称《素书》为奇书,那么它们又有哪些奇特之处呢?经过梳理,主要的体现有“三奇”。
一、一位深藏不露的奇人
“黄石公”并非《素书》作者的真实姓名,那么他的真名实姓是什么呢?不知道。自然不知道黄石公姓什么,叫什么,为什么大家又称他“黄石公”,或者“黄石老人”呢?关于这个问题,历史上有两种说法:
第一种说法是根据黄石公隐居的地方,此处是距下邳不远处的黄华山黄石洞,由于大家不知道这个老人的姓名,就以“洞”为名,所以人称“黄石公”。
第二种说法是根据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记载:“老父”(即黄石公)在赠书给张良后说:“ 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,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。 ”后人以“石”为名,称他为“黄石公”。
一个“石头”,一个“山洞”, 说法虽然不同,但结果一样,都给这个来路不明的老人取名“黄石公”。
“黄石公”这个名字真正出现在文字上,是在东汉史学家皇甫谧编撰的《高士传》一书中,书中写道:“ 黄石公者,下邳人也,遭秦乱,自隐姓名,时人莫知者。 ”这句话虽然只有短短20个字,却给我们传递出有关黄石公的四条信息:
1. 黄石公是下邳人;
2. 黄石公遭遇到秦朝的政局混乱;
3. 黄石公隐瞒了真实姓名;
4. 世人对黄石公的真实身份并不知情。
分析认为,以上四条信息的第一条说黄石公是下邳人,是与后面三条互相矛盾的。如果确认黄石公是下邳人,那后两句“自隐姓名”,“时人莫知者”就是多余的话,也可以说是错误的话。下邳人住在下邳还要“自隐姓名”?连下邳人都不知道黄石公是何许人,这个“时人莫知者”怎么可能是下邳人呢?
黄石公是哪里人的答案和他真实姓名一样,只有三个字:“不知道”。传说中的距离下邳不远的黄华山黄石洞是他隐居地,并不是他的家庭住址。后来有人认为黄石公的家庭地址是济北谷城黄石山,这也是不对的。因为《史记》记载的是济北谷城山,并不是济北黄石山。
由于历史文献对黄石公的生平身世没有任何记载,所以后人只能通过民间传说来了解这位神秘老人的来龙去脉。虽然《高士传》一书对黄石公作了简单的介绍,但最后一句“ 时人莫知者 ”即明确告知,关于黄石公的真实身份连《高士传》作者皇甫谧本人也一无所知。
正是由于史料的缺失,所以《素书》作者黄石公就更显得神密莫测。虽然我们对此人的真实身份并不了解,但有一点可以肯定:黄石公既不是“神人”,也不是“仙人”,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凡人。这个“凡人”有以下四个特点:
1. 一位严肃认真、行为诡异的老人;
2. 一名对政治、军事有深入研究的学者;
3. 对秦王朝的统治充满仇恨和敌视;
4. 遭到迫害后,受到通缉,不得不远走他乡,将自己隐藏起来的“政治罪犯”。
综合以上分析,笔者认为:《素书》作者黄石公是一位深藏不露,不为人知,具有异常才能的奇人。后人之所以称他为黄石公,主要的根据是民间传说。
民间传说是否真实可信,我们今天已经没有必要,也不可能一探究竟。不过,只要我们记住在中国的历史上,曾经有一位撰写《素书》、《三略》等重要论著,为中华文明,历史文化作出突出贡献的老人,这位老人名叫“黄石公”就可以了。
二、一次并非邂逅的奇遇
《素书》是黄石公撰写的,同时也是他亲手传授给张良的。可就在黄石公传授《素书》给张良的过程中,发生了一个流传至今的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。
史料记载:张良是韩国人,其祖上都是韩国的官宦,父亲张平是悼惠王的相国。公元前230年,韩国被秦国所灭。亲眼见到国家灭亡,时年20岁的张良十分气愤,立志要报仇复国。为此他遣散家童仆人,变卖所有家产,遍地寻访,然后重金聘请一位大力士,锻造一柄120斤重的大铁锤,准备刺杀秦始皇。
“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。”刺杀并未成功,张良为了躲避秦始皇的追杀,一路向东,到下邳后才停了下来。
有一天,张良路过圯桥,发现有一位老者斜坐在石桥的栏杆上。当他走到老人身边时,这个老人穿的鞋子突然掉在了桥下。对此,张良并未在意,正想走过桥去。此时只见老人指着他说:“小子,你下去把我鞋子捡上来。”当时张良有些气恼,心想我与你素不相识,我凭什么去给你捡鞋子,而且态度也不客气。正当他准备不予理睬,穿桥而过时,转念一想:算啦,看他是个年老之人,我是一个年轻人,“尊老爱幼”是我们民族的美德,就算我做好事啦!这时张良走到桥下将老人鞋子捡了上来,当他把鞋子交给老人时,谁知这个老人不但不谢,反而指着自己的脚说:“你把鞋子给我穿上。”这时张良真的有些恼怒了,本想斥责老人几句,又转念一想,我既然把他的鞋子从桥下捡了上来,哪怕再替他穿上,如果这时不给他穿鞋,再发几句牢骚怪话,那我捡鞋的好事不是白做了嘛!想到此,他单膝跪下,给老人把鞋子穿上。鞋穿好后,老人只是对着张良笑了笑,然后起身扬长而去。张良好生奇怪,心想这个老人怎么一言不发,连个“谢”字都不讲?当他正呆呆地看着远去的老人的身影神情怅惘时,不料老人又转身走了回来,对着张良说:“ 孺子可教矣 。”
一句“孺子可教”,说明黄石公对张良很满意,也为自己没有看错人而感到欣慰。接着这个老人交代张良,叫他五天以后的早上,到这个桥上与他相会。为什么五天后再次相会,老人没有明讲,张良虽然有些迷茫,但仍毕恭毕敬地答应说可以。五天后的一大早,张良如约来到圯桥,不料老人已经在桥上坐等,见到张良后,十分生气,但还是与张良重新约定五天以后早上再来。五天以后,拂晓时,张良连忙赶往桥上与老人约会,谁知张良到桥上时,又见到老人提前在桥上等候,见到张良后,老人怒气冲冲指着张良说:“今天你又迟到了,你还有何话讲。”张良沉默不语,老人又道:“再过五天早上再来,看你还会不会迟到。”又等了五天,这天夜里张良根本不敢睡觉,还未到半夜就连忙赶往桥上,这一次张良未见到老人在桥上,心中暗喜。不多时,只见老人如约而至,见到张良后,笑嘻嘻地说:“这就对了,年轻人理当如此,与老年人约会应当提早等候。”随后取出一本书交给张良,告诉说:“ 熟读此书可以治国兴邦。 ”然后飘然而去,天亮以后张良看到此书为 《太公兵法》(即《素书》) 。
黄石公在下邳圯桥用“拾鞋”考验张良,诗人李白在《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》一诗中也留下了“ 潜匿游下邳,岂曰非智勇,我来圯桥上,怀古钦英风 ”的诗句,虽然这首诗没有讲“拾鞋”,但从他在圯桥上“怀古钦英风”的感慨来看,李白是知道,而且也承认张良曾经在圯桥为黄石公拾过鞋的。
张良给黄石公拾鞋是否真实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黄石公为什么要把《素书》传授给张良?张良与黄石公圯桥相遇是互不相识的不期而遇,还是黄石公有预先谋划,故作偶然的邂逅相逢?
回答这两个问题,我们可以从黄石公传授《素书》的动机和目的中找到答案。
黄石公隐姓埋名撰写《素书》,他的目的一不是为了出版发行,赚取版税;二不是为了私家收藏,留传后代;三不是为了沽名钓誉、哗众取宠。他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寻找一位胸怀大志、抱负远大的合适人选,然后传授经典,委以重任,实现他除暴安良、救国救民的意愿。
黄石公为了寻找这样一位符合条件,能委托重任的人,他不可能不作认真考察,深入了解,反复筛选,而随意在大街上、桥头上见到一个年轻人,马上就“一见钟情”,然后通过拾鞋、穿鞋这样既简单又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考察,就放心地把《素书》传给他,委以治国兴邦的重任。
事情的经过应当是:正在黄石公物色能委以重任的合适人选时,发生了张良散尽家财、重金买“凶”、广为人知的报仇复国的重大事件。于是,张良便理所当然地进入了黄石公的视线,成为他重点考察的人选。经过考察,最终是什么原因使得黄石公这个“伯乐”相中了张良这匹“千里马”,而张良又有哪些过人之处和亮点,成为黄石公传授《素书》的不二人选呢?
笔者认为,张良能够被黄石公选中,关键是张良具备黄石公“选人”的三个要件:
一是张良出身贵族,父亲曾任韩国相国,他自小生活在上层社会的环境中,对官场运作和上层社会的习俗有深入的了解。由于家境优越,张良受过良好的教育,有一定的才华和工作能力。所以,黄石公认为把《素书》交给这样的人,才能对《素书》的内容有深入理解和体会,对贯彻《素书》精神、运用《素书》方略、实施《素书》内容,有明确的尺度和准确的把握。
二是张良与秦国有丧国之仇,秦国灭掉韩国,在张良的心中种下了仇恨的种子,所以他具有立志报仇、灭秦复国的思想基础。这是黄石公尤为看重的,这也是他传授《素书》最为关键、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。因为他所委托的重任就是“灭秦”,只有对秦国、对秦始皇有深仇大恨的人,才能替代自己完成“灭秦”这个伟大事业。
三是张良不但具有坚定的灭秦复国的决心,而且还有灭秦复国的实际行动。光有仇恨,没有行动,或者没有行动的能力和胆略,都不能达到报仇复国的目的。为了复国,张良不惜散尽家仆数百人,变卖所有家产,在阳武博浪沙(河南原阳县境内)行刺秦始皇的行为中就可以得到印证。
由于张良具备了黄石公的“选人”条件,所以张良就成为黄石公物色的能够委以重任的首要人选。其后,黄石老人又对张良寻迹跟踪,暗中留意,对他进行了包括年龄、气质、素养、胸怀、能力、志向等多方面全方位的考察,然后精心策划、设计了最后一个考察项目,通过拾鞋、穿鞋、三次黎明约会,看一看张良这个年轻人,是否具有霁月高怀的胸襟和忍辱负重的雅量。当黄石公最后一句“孺子可教矣”的话音落地,证明张良通过了黄石公的考察,可以放心地将《素书》传授给这个年轻人,由他承担起灭秦兴汉的重任。
根据以上分析,可以认为:黄石公与张良圯桥相遇并非偶然,而是一次黄石公早有预谋,精心策划,并非邂逅的“奇遇”。
三、一部下落不明的奇书
黄石公传授《素书》给张良是公元前218年之后,到公元前186年张良去世之后,这本《素书》就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,杳无踪迹,下落不明了。直到东晋年间(317—420年),《素书》才重新面世,也就是说,在此之前,除了张良之外,谁也没有见到过这本《素书》。
司马迁只知道黄石公圯桥授书给张良这件事,但并不知道传授的是什么书,所以在作《史记》时,就想当然地杜撰了一个《太公兵法》。
《太公兵法》就是传说中姜子牙撰写的“兵书”,如果这部书在当时是真实存在的,那么社会上肯定不止一部。黄石公将一部前人编撰的、早已公开于世的《太公兵法》传授给张良,也就没有什么神秘可言,张良也不会将其视如珍宝,秘不示人,连死后都没有留传后世。
到了唐代,虽然《素书》已经面世300余年,但由于该书流传面很窄,所以魏徵等人仍然对该书并不了解,甚至将黄石公撰写的《三略》一书误以为就是当年传授给张良的那本“天书”。
宋代政治家、史学家张商英在为《素书》撰写“序言”时揭开了《素书》的神秘面纱,作了纠正:“ 黄石公圯桥所授子房《素书》,世人多以《三略》为是,盖传之者误也。 ”
《素书》下落不明的原因是什么,又是如何发现的呢?我们还是来听一听张商英是如何说的。
张商英、字无觉,号无尽居士,生于1043年,卒于1121年,蜀州新津人(现四川重庆),曾经在北宋神宗、哲宗、徽宗三朝为官,徽宗时入朝为相,与王安石、司马光同殿为臣。
张商英在《素书·序》中介绍《素书》问世,是因为“ 晋乱,有盗发子房冢,于玉枕中获此书 ”。张商英说:两晋时期,天下大乱,有盗墓者盗掘了张良的坟墓,在头底下的玉枕中发现了这本《素书》。也就是说,张良死后,他将这本黄石公传授给他的《素书》带进了棺材,湮没在墓穴之中,经过500多年之后,直到两晋时期因盗墓发现,这本被称为“天书”、“奇书”的《素书》才得以重见天日。
对此,大家可能有一个疑问,就是张良为什么将《素书》带到棺材里去。
张商英接着说:《素书》“ 上有秘戒:不许传于不道、不神、不圣、不贤之人。若非其人,必受其殃。得人不传,亦受其殃。 ”由于黄石公对该书的传世是有严格要求的,而且条件也是极其苛刻的,如有不当,后果也是极其严重的。所以张商英认为:“ 黄石公得子房而传之,子房不得其传而葬之。 ”意思是,当时黄石公将《素书》传授给张良,是经过认真观察和考察之后,认为张良是一位豪杰圣贤之人,所以才将《素书》传授给他;而张良生前经过反复挑选,并没有遇到合适的人选,所以按照《素书》“戒语”,将该书带到坟墓里。
通过对奇人、奇遇、奇书的讲述,目的是让大家对《素书》的传奇经历有所了解。实际上,大家关心的并不一定是《素书》的传奇经历,而是这部经历传奇的“奇书”到底写了些什么,为什么在史学界称颂它内容博大,含义深邃,奥妙无穷?